传承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先锋——活动纪实(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委“1255”战略部署和全县关于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庆七一·人才行”系列活动要求,强化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引领,7月10日—14日,洪洞县委组织部在林州市举办高级专家国情研修班。
启程太行山·回望峥嵘岁月
7月10日上午8点,来自洪洞县各个领域的53名高级专家人才出发河南林州,近距离学习感悟“红旗渠精神”。
太行山东麓,一条流动的“天河”盘在山腰,那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红旗渠,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10万英雄儿女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也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巅。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一首激昂雄壮的歌曲,把我们带入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
走进红旗渠·汲取奋进力量
跋山涉水入太行,意往神驰红旗渠。下午三点,全体学员在林州市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
洪洞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人才工作股股长孙阳琴就此次红色培训提出要求,并为学员代表授旗。她指出,当前我县各项事业都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希望大家在此次培训中提高认识,深刻把握红旗渠精神的核心要义和时代精神,进一步树牢家国情怀,自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并以红旗渠精神为指引,重温奋斗历史,感悟创业艰辛,汲取奋斗力量,从而把我县各项事业推上新台阶。
《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讲座,以清晰的历史脉络,讲述60年代红旗渠工程的开创历史,解读红旗渠精神孕育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时代价值,让学员们更深刻感悟红旗渠精神的深厚内涵。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红旗渠是一个不在起点,却写满初心的地方,代表了一种中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续航梦想,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在这里追寻英雄足迹,见证天河奇迹,深刻感悟常新的“红旗渠精神”。
劈开太行斗天险引漳入林谋新颜——活动纪实(二)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伴随着当年林县人民开工的号子,全体学员迎着蓬勃的朝阳,踏上了今天的研学之路。
红旗引领·创造奇迹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上午,学员们来到红旗渠纪念馆,近距离了解学习红旗渠的建设历史。
红旗渠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新馆于2014年开馆,展馆以红色为基调,造型似灵动渠水,展厅由“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部分组成,是一座全面反映红旗渠建设历史的专题纪念馆,也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传播红旗渠精神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
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十易春秋寒暑,她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她见证了红旗渠儿女“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历程。林州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写就的辉煌篇章告诉了我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随后,学员参观分水闸。分水闸是红旗渠总干渠分水枢纽工程,高楼耸立,雄伟壮观,红旗渠由此闸门内一分为三,奔泻而出延伸林州腹地。
石洞难凿·青年攻坚
下午,从红旗渠纪念馆一路上行,学员们来到青年洞,身临其境感受当年建造之险。
青年洞位于豫、冀、晋三省交界处,建在太行山坡的悬崖上,因全部由青年民工开凿而成,取名为“青年洞”。它是红旗渠水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结合最险要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困难的地段。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学员们真正看到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奋斗故事,领会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情誓言,见证了“一锤一钎一双手”的无悔奉献。学员们表示,会认真学习贯彻红旗渠精神,用自己最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回望奋斗辛苦路赓续红色血脉情——活动纪实(三)
从槐乡大地往精神之城,从霍泉分水亭到红旗渠分水闸,从汾河之畔行至太行东麓,红色革命精神始终像火炬一样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六十年大潮,奔涌激荡。曾经苦难深重,而今意气风发。从战太行到美太行,精神的力量举足轻重。
奋楫正当时,扬帆再出发。伴着林州微风,新的一天,学员们再次踏上了研学之路。
聆听专题讲座·感受精神洗礼
上午,为进一步推动广大学员深入领会、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切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安阳市委党校教授以《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题,为学员们上了一堂理论深厚的专题党课。
专家详细讲解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意义及丰富内涵,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方面,用逻辑缜密的构架、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深刻诠释和详细解读。并结合红色革命精神,交流分享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感悟收获,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探秘殷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著名学者郭沫若曾这样形容安阳。
"殷墟,我向往已久",跟着***总书记的脚步,下午,学员们乘车东行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殷墟博物苑,探秘殷商文化。
河南殷墟,以一片甲骨惊天下,唤醒了一个沉睡千年的王国。3300年前,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并在此传位8代12王,历经255年,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所在地。周武王伐纣灭商,这片土地逐渐荒芜,沦为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从绿草如茵的地面沿着“回”形走廊慢慢下行,脚下青石铺成的道路慢慢出现时间线,从公元1911年开始,一路向前,直到公元前1046年,于是商王朝的故事就这样呈现眼前。
从殷墟博物馆到车马坑展厅、甲骨碑林、妇好墓,学员们深入体会殷墟文化的博大与厚重,深刻感悟***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这一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学员们通过今天的研学活动,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殷商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思想得到升华,心灵受到洗礼。
大家纷纷表示,要带头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排头兵,发扬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精神,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在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为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追寻足迹悟思想凝心聚力建新功——活动纪实(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7月13日上午,学员们满怀崇敬之情,走进“四有书记”谷文昌生平事迹展和扁担精神纪念馆进行了现场教学。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同根同源,一脉相承,都是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
一心一意为人民·不带私心搞革命
谷文昌在担任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10年来,带领东山县群众艰苦奋斗,防风固沙,绿化岛屿,把一个苦难深重的荒岛变成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今天,学员们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
一根扁担挑在肩·山高路远只等闲
扁担精神纪念馆共分六个部分:一根扁担创家业、一分一厘细打算、一心为着山里人、一心一意谋发展、扁担精神在林州、亲切关怀。再现了“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和二次创业取得的辉煌成果。
一条天路焕新颜·产业融合助发展
下午,学员们走向太行山深处,走“富民路”,感受山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致富精神,感受太行山人劈山凿洞、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
党建引领促发展·乡村振兴谱新篇
7月14日上午,学员们走入林州市城区西部的庙荒村和止方村,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庙荒村和止方村成功脱贫摘帽,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村庄,从以前的落后破旧山村变成如今美景如画的新农村,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
为期五天的培训圆满结束,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培训结束后要拿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继承革命优秀传统文化,让青春在基层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