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锦绣一春芳,一渠风情一束妆
我,伫立太行,面对万丈绝壁、千里清渠,百感交集:上苍没有赋予林县人民太多的物质财富,就连一条像样的河流也不曾给予。然而,上苍又是慷慨大方的,它赐予了这片贫瘠赤土那盘古开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一系列气势磅礴的壮丽诗篇和古老悠远的神奇传说之精神财富……
一龙盘山一川粮,一面旌旗一名扬
遥想当年,那放映时只有黑白两色的电影:十万“愚公”,十年磨一剑。悬崖峭壁劈渠道,渡槽飞架绕山梁。钢钎凿穿千重岭,铁臂拓清万里塘。县委书记杨贵带领林县人民创造了人间奇迹。从此,一面红旗、一条清渠、一种精神,被世人永久仰望……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我陷入了沉思: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意识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呢?誓不向命运和困难臣服、永不放弃追求的林县人民早已交出了浓墨重彩的答卷。
那,就是“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的自力更生;
那,就是“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艰苦创业;
那,就是“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的团结协作;
那,就是“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私奉献。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红旗渠精神”。
她从一个侧面,鼓舞和感召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自立、自主、自强、团结、拼搏、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这种全人类最敬佩的“精神钙质”,我们不能够有丝毫忘怀和半点丢弃啊!
红旗渠精神蕴涵着“强党性、敢担当、有作为”的丰富内容。她既是一条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河,又是一代人气壮山河的奋斗史诗,更是激励太多人砥砺前行的铿锵集结号!如何将震撼变为振奋?怎样把激动化成行动?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课题。***总书记曾给县市委书记们念过一副古代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对联以朴质的语言揭示了封建社会老百姓期许的官民关系。连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当比这个境界要高得多。当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党性强、敢担当、有作为的楷模典范。当下,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任务还很艰巨,诸多难题亟待破解。只要始终心系百姓,将人民摆在治国理政、干事创业的最高位置,恰如将那面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红旗屹立在太行山巅,才能凝聚和喷发出攻坚克难的洪荒之力,为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事业争取更大光荣!
就让我们在心里也修筑一条红旗渠吧:
不被困难所吓倒,励精图治,敢于担当,敢为人先!
不被利欲所诱惑,增强党性,洁身自好,慎独慎微!
不被成败所羁绊,有所作为,无怨无悔!